查看: 54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抹悲凉周姨娘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3:0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贾府里的少爷,从少年时候身边便有两个丫头,一来是伺候起居,二来是以后收房作妾。宝玉身边的丫头里,晴雯是贾母有心留给他的,“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如果晴雯不被驱逐,她就是宝玉妾侍里老祖宗的法定人选。

儿子如此,老子如何呢?宝玉之父贾政元配王夫人,身边的妾为人熟知的是赵姨娘,她多半就是按照这种家族习惯路子上来的。宝玉被贾环用蜡油烫伤后王夫人骂赵姨娘:“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贾环也是贾政的儿子,王夫人说的“下流种子”,不会是说自己男人的种不好,否则岂不是连宝玉也骂进去?那只能是赵姨娘的种不好,“种”为什么不好,那就只能是赵姨娘出身卑贱,丫头收房,贾环自然就是“尔母婢也!”丫头养的,与自己的男人无关。

赵姨娘在《红楼梦》里几次出场有戏份有台词,给人印象深刻。她之外,贾政还有一个姨娘姓周,这位周姨娘总共就出现三次,一次探病,一次凑份子,一次在探春嘴里说出来:“你瞧周姨娘,怎不见人欺她,她也不寻人去。”虽然她一句台词也没有,但细细体味“周姨娘”这三个字,却比赵姨娘更有着难以言说的悲凉。

周姨娘应该也是以前伺候贾政的丫头。王熙凤嫁到贾家带了四个陪嫁的丫头,死的死、走的走,平儿做了贾琏的通房大丫头,算半个姨娘。王夫人嫁给贾政,一定也有几个陪房,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也就是说,其他的几个陪房丫头也都风流云散,打发出去了,王熙凤之会拈酸吃醋、借剑杀人,她这个姑姑,可能也不是什么天天念佛吃斋的善茬儿,只是远不如凤姐般能说会道,不能在贾母跟前得宠,所以才显得貌似忠厚而已。其实从她撵金钏、逐晴雯、骂姨娘等等做派,不难窥见王夫人的厉害之处。按说给丈夫作妾,当然是自己身边的人最好,但却把最心腹的人嫁给周瑞,焉知不是善妒之故?

正房善妒,姨娘难活。周姨娘的上位,也许只是被贾政幸过一次,可能是酒后乱性,可能是浴时春兴,可能是霸王硬上,看看宝玉的举止行径就知道,有其子必有其父,总之不会是什么明公正道,而且以贾政的道貌岸然,比他儿子还少了一份对人的天真与平等,而多了一种欺凌与兽欲。周丫头如何升作周姨娘,后面不知有着怎样的眼泪和辛酸。

周姨娘不比赵姨娘。赵姨娘时不时地兴风作浪,而她只能苟且偷生。她没有子嗣,有个一男半女的在贾府多少能有点希望,赵姨娘恃着贾环尚有争家产的“雄心壮志”,迎春也是庶出,她的娘在邢夫人嘴里还被提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倍”,而周姨娘,无儿无女,只好作了探春口中“不争”的典范。赵姨娘虽然讨厌,但她是在抗争,而周姨娘的沉默,只能是认命。她没有恩爱。李纨丧夫,是真正的守寡。而周姨娘守的是活寡。王夫人和贾政夫妻关系冷漠有迹可寻,夫妻和美的谁天天念佛吃斋?宝玉挨打之际,王夫人不来还好,王夫人一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得又狠又快”,这简直是当老婆如仇人,他到底恨王夫人什么?教子不严?还是新仇旧恨一起算?想想贾琏日后对凤姐“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决绝,这日贾政拿着宝玉对王夫人煞气,夫妻之间的恩怨隐隐又是一部大书了。而贾政对赵姨娘似乎并不坏,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坏男人也不爱吧?赵姨娘虽然满心探春所说的“阴微卑贱”的见识,但贾政却肯到她房中过夜。第七十三回一开头“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此时贾政外放学差几年回来,不在正房,却到偏房。都只道“妻不如妾”,却不道“妾亦不如妾”,周姨娘之孤寂冷清,被赵姨娘一烘托,不写之写,力透纸背。王夫人善妒只对着赵姨娘,对周姨娘只字未提,并不是她宽容,而是这个姨娘太弱,既没有儿子,也没有男人,王夫人对她有绝对的心理优势,而赵姨娘又有儿子又有男人,所以内心都是恨。王夫人最恨“妖妖调调”、“装狐媚子”、“哄男人”的女人,而并不讨厌模样儿普通、略显笨拙、帮男人的女人,如果将来宝玉纳妾,袭人在王夫人眼中就是周姨娘,晴雯定是赵姨娘,如今自己弄不走赵姨娘,儿子身边的晴雯定是容不下的。

周姨娘平时都干些什么不得而知,但她定是个软柿子,每每跟在赵姨娘的后面。宝玉被烫后,“只见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此时,赵姨娘已经在背后做法要害死宝玉,口称探病,实际上是探望虚实,周姨娘懵然不知,只是个陪衬,影子一样的人。众人都“让她两个座”,“独凤姐只和林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她们。”凤姐对姨娘们的歹毒,和她姑妈一脉相承,不无关系。到了凤姐生日,凑份子时专门点赵、周两人的名字,还说“她们只当小看了她们。”真真是“害死人看出殡”,连尤氏也不忍扯上这两个“苦瓠子”。贾母的反应是:“只怕她们不得闲,叫一个丫头问问去。”试想,两个姨娘能有什么忙,会不得闲?在贾母看来,她们也只配和丫头说说话。贾府里的严酷,自贾母便是这样,难怪鸳鸯寻死觅活也是不肯当小老婆。鸳鸯痛骂她嫂子说:“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这等觉悟,也是从周姨娘等身上得来。等到尤氏识破凤姐的“明修栈道”,“见凤姐不在眼前,一时把周、赵二人的也还了,他两个还不敢收,尤氏说:‘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二人听说,千恩万谢的方收了。”这“千恩万谢”四个字,更多说的是周姨娘,赵姨娘也就是嘴上客气心里咒骂,周姨娘,这个没有性格的人,才是发自肺腑,感激涕零。

三五百口人的贾府,已经是袭人、晴雯这些人当时得令的时节,周姨娘的时代已经过去,她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日子,空添着岁月。姨娘的月钱不过每月二两银子,她攒着这些微薄得可怜的银子,也不知做什么使,一时被凤姐逼捐,有苦说不出,一时又拿着烫手,深恐招来羞辱,到了家破人亡之际,她的人生可能如同一个泡沫就瞬间破灭了,成为无人问津的悲剧。

这个一句话也没有的形象,始终笼罩在王夫人的慈悲和赵姨娘的讨厌之下,年轻看书时几乎不曾注意过她的存在。只是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孤寂的背影在众多鲜艳华美的形象中不时屡屡浮现于脑海。“周姨娘”只有三个字,但是看看她的周围的人和事,对这三个字却有着别样的怜悯和哀伤。甚至怀疑在作者的记忆里,确实有过这么一位周姨娘,真实得都不用杜撰名字,都不用编排故事,只写出她的名字,便都是令人神伤的故事。

宝钗咏白海棠诗有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周姨娘可谓淡极,但命运却不是艳极,在一哭同悲的千红万艳之中,她只是一抹灰色,却正是全书一开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最终色。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春闺梦中人   乃伊组特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沙发
发表于 2017-8-20 23:10:06 | 只看该作者
古人送别的时候诗句浩瀚,离别后却是后知后觉。
我就是我,穿着短裤烤火        微勃-  KaboS丶虹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7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旁轴别动队总匪头=

Rank: 2

积分
146
板凳
发表于 2017-8-20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每次都是抢到英子姐的板凳?!
青山绿水 后会有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