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11|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马川西}-川西小环线归来-(更新至成都,上片完毕)

[复制链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7: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马川西}-川西小环线归来-(更新至成都,上片完毕)


岁末,终于盼来了假期。在目的地的选择上曾经考虑过海南、厦门、阳朔、川西等地,但最后还是决定独身前往川西。虽然冬季的高原
已经枯黄一片,但却是观山的好季节,还有那挥之不去的藏区情结,令我心动。
早就定好了来回机票,眼看时间临近,却一直召集不满同行的游者,看来这个季节真实淡季中的淡季。幸运的是出发前两天约到了武汉的一位影友和昆明的两位MM。11月29日无锡出发飞往那座据称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
此行线路为川西小环线,时间六天,行程为:成都——上里古镇——雅安——海螺沟——泸定桥——康定——新都桥——塔公——八美——丹巴——甲居藏寨——小金——四姑娘山——卧龙——映秀——都江堰——成都。这次行程刚好赶上卧龙至映秀的最后一段灾区公路刚刚打通,能够身临震中映秀,感受了一下天灾的震撼。
费用:返程机票是成都飞杭州的,折扣较大。因为是淡季又是提前订票,加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来回只要1200多,不过说是淡季,飞机却基本上是满座,看来机票还是提前定的好。六天包车费200/人/天,总共1200,包含机场接送。六天吃、住、门票、小吃、马匹等及成都两晚住宿总共不超过150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7: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小吃非常多,出了双流机场便直奔双流的“老妈兔头”总店。兔头有五香和麻辣两种口味,还要了一扎“煮”啤酒,不过那个味道……


回到酒店。出发前买了一本《成都攻略》,不过明天一早就上路了,领略成都美食还是等行程结束吧。


出发后第一站来到位于成都不远的上里古镇。
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北部,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亦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
上里镇历史悠久,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繁荣,便以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至今仍流传着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杨家顶子(官宦仕家)、韩家银子(经商钱多)、陈家谷子(粮田众多)、许家女子(长得标致)、张家碇子(习武卖药)。


当年红军留下的“黑板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7: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里吃过中饭,准备横穿二郎山。
二郎山一带的公路弯多、坡大、路窄,加上进出的车辆多,所以碰车、翻车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冬季,由积雪变成的冰层有一尺多厚,路面滑,事故就更容易出现,当年解放军进藏时为修这条公路,牺牲了不少人员。
  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于全国的二郎山,不仅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被人们称为“天堑”。这里常年冰雪、暴雨、浓雾、泥石流、滑坡不断,致使该路段行车事故多发、断道频繁,加之全年3/4为雨雪天气,交通运输极为困难。当地有谚:“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二郎山已成为制约甘孜州及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瓶颈”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打通二郎山隧道。
  总投资达4.4亿元的二郎山隧道工程,于1996年动工兴建。整个隧道起于天全县龙胆溪,止于泸定县别托村,位于二郎山山腰,全长8660米,其中主隧道长4172米,隧道净宽9米,高5米,海拔高度2182米,是国内已贯通的公路隧道中最长和海拔最高的一条。二郎山隧道建成后,将比原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缩短里程25公里,缩短行程时间3小时, 并避开了山顶事故、灾害频发路段,保证了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
  二郞山隧道已于2002完全通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易水寒 于 2016-4-26 21:41 编辑


过了二郎山,景色已大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易水寒 于 2016-4-26 21:54 编辑




晚上到达海螺沟,本来想到二号营地泡温泉,但是因为修路,班车到下午四点就不开了,只好放弃。



海螺沟冰川又称一号冰川,全长14.7公里,是贡嘎山71条冰川中最长的一条,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仅2850米,沿纵向呈三级台阶:粒雪盆,冰川的孕育地;大冰瀑布,宽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高大、最壮观的冰川瀑布;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达6公里,形成冰川于森林共存的奇绝景观。









到达终点站的观景台,旁边被雪覆盖着的玛尼石。








九小件的水壶终于派上了用场,实际使用效果很好,早上打的一壶酥油茶,晚上还是温的。



索道上回望茫茫山谷。



被在冰晶下流淌的小溪。



海螺沟下的摩西镇,冰川下来吃午饭。这里的泡菜很爽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1: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到达泸定,参观铁索桥。



三百年前,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因渡河不及时,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山珍、肉菜)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频繁的军队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元,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公元1706元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判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桥东还有康熙48年的“御制泸定桥碑记”。
  关于泸定铁索桥,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中“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正是当年红军22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大渡河天险,红军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因而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载入历史史册。1961年国务院批准泸定桥(包括附属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清式古建筑。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走在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吗?当年的红军又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之下怎样爬过这103米的铁索吗?我们到了桥西桥头堡的地下,就这座桥的关键所在。堡基面以下是落井,埋有生铁铸造的地龙桩和卧龙桩,并以铁链锚固,我们看见的这根铁柱,就是地龙柱,上面铸有的重量18000斤,这和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重量差不多,大约也只有它才能撑起这座桥了。
  这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碑,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可见康熙对当时疆土完整的意愿;而反过来看,“山河统一”又表现了他对疆土完整统一的一种喜悦。由此可想,铁索桥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大家也就应明白“泸定”二字的意义了。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摘抄)



晚上到康定城住宿,到了康定应该算进入藏区了,大街上都上身着藏族服装的藏民。

康定古称打箭炉,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孟获,遣将郭达在彼处(今康定)造箭得名。传说郭达将军昼夜造箭3000支,造完箭乘仙羊而 去,后人为纪念郭达造箭有功,把康定城东北一座大山取名郭达山。 在清咸丰年间还在郭达山下建有郭达将军庙。后人考证,诸葛亮远征 孟获,纯属南征,不是西进,派郭达造箭纯属虚构。其实打箭炉,是 藏语‘打折诸”的译音。‘打”指大地山流来的的打曲河(雅拉河) 折为折多山流来的折多河。诸,是雅拉河,折多河两水汇合之处。
  到清光绪康定已成为康区最繁华的商品集散地。但汉族裔人一旦 出南门或北门进入藏区(今甘孜州南路、北路地区),由于语言、文 字、服饰、生活习惯等的殊异,宛如置之异域,有了身离乡之感,便 称之为出关或到关外。而出东门则如还乡,故称之为进关、关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1: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游 发表于 2016-4-26 21:57
海螺沟哪里修路?泸定……磨西,还是磨西……冰川?
既然能进入磨西,就应该能住二号呀?

往二号营地的路在修,中午也停几个小时,只能上下午通车,好像原来的土路要改成沥青的。
况且去的时候没有下雪,同去的MM觉得没有雪泡温泉不够味道,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从康定出来前往新都桥,途中要翻越折多山,一路蓝天白云,时不时遇到成群的牦牛。





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大雪山中段的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以往,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海拔4298米,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折多山一线的地理地貌由于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强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沟壑密布,山岭纵横,且林木茂密、气候温润,带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湿谷地特征。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上盘山公路的时候,真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有绕不尽的弯,翻不尽的坡。...



折多山垭口




海拔高,爬上一百多米的坡回望垭口。



给我们的“战车”在垭口留个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越垭口,前往康定机场,拍摄贡嘎山主峰,远处的山坡上写着大大的“康定情歌”,估计在飞机上就能看到。



远眺贡嘎山,巴蜀第一山。

贡嘎山又称贡噶山。贡嘎山景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康定、九龙三县境内,以贡嘎山为中心,由海螺沟、木格错、五须海、贡嘎南坡等景区组成,面积1万平方公里。贡嘎主峰海拔7556米,誉为“蜀山之王”,是四川省内第一高峰。主峰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贡嘎山有现代冰川71条,著名的有海螺沟一号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沟冰川、靡子沟冰川等。海螺沟冰川是国内同纬度海拔最低的冰川,最低点为海拔2850米,伸入原始森林6公里,冰川、森林共存。这里还有中国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每当雪崩发生时,冰雪飞腾,响声如雷,气势磅礴壮观。由于冰川运动形成了冰川弧、冰川断层和冰塔、冰桥、冰川石蘑菇、冰城门等许多奇异的造型。
  贡: 在藏语中代表堆积着长年不化的雪;
  嘎:是白色的意思。
  贡嘎意为着白色的雪。
  它是横断山系第一高峰。



远眺贡嘎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就是地面是枯枯的黄。



同行的影友




没有飞机的康定机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易水寒 于 2016-4-27 22:09 编辑

继续……



进入新都桥,看到藏民的房子。



草场里的牦牛



新都桥镇,藏味浓郁。



忍不住好奇,到路边的藏民家看看



漂亮的窗子



藏民的房子外表都很好看,但是里面却很简陋,一楼堆柴,养猪。

二楼房间一角


三楼的平台



二楼到三楼的楼梯是用整块原木做成的。



隔壁的藏獒,估计血统不是很纯,不凶倒有些可爱,但还是不敢靠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边的小寺,就像这边村里的小庙一样,朴素、简单。



寺墙上的白塔和后山上的经幡



边上的转经筒



和藏民和谐生活的小东西,这是什么鸟?



精美的白塔



平淡却又丰富多彩的生活



沿途-小河、藏寨、经幡,只不过颜色已是一片枯黄,夏天一定很好看。



路途-还是那句话,夏天一定更好看



到达塔公镇,两个藏民下山来购物返回,

和通行的开玩笑说要我也要弄匹马回苏州骑着上下班,哈哈。



塔公寺后面的塔林。



塔林后满山的经幡。



过了塔公,就可以看到美丽的亚拉雪山。



塔公出来,前往八美的路上,蓝天依旧,车内拍的。



到了八美,看到了塔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塔林,刚好碰到当地藏民在开法会。



藏民分工合理,有洗酥油灯的,有装酥油灯的,有点灯的,有烧水的。

看到铜制的酥油灯,想买个回来纪念,呵呵他们不卖。


满屋的酥油灯




虔诚的藏民,碰到一个大连来此地出家的喇嘛,据她介绍这是一个类似为家人亡灵超度的法会,活佛在念经,大家把去世家人的名单给活佛。













离开八美,前往丹巴的路上,两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女子。



沿途又经过一小寺,进去瞧瞧,寺庙的围墙全是白塔,在蓝天的衬托下十分壮观。



寺内闲聊的喇嘛。



冥想,望着蔚蓝的天,他在想什么?



翻越一个垭口,在塔公买了点“龙达”,就是印有经文的纸片,在垭口撒向天空,随风飘散,寓意着吉祥如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olive 发表于 2016-5-9 10:50
不过LZ人像那几张PP锐的让人有点眼晕 [:Ve03]

有点过,呵呵,不过我觉得表现这些藏民锐点可能冲击力更强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 发表于 2016-5-9 10:51
什么机器拍的?色彩很好!

D80+18-135,后期魔术手调的。

那样的天什么相机色彩都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晚上到达丹巴的甲居藏寨住宿,住在保生大叔家。


室内,座椅也是床


头一次睡了龙床,哈哈


早晨,窗外


我们的房间,因为开发较早,现在住在这里已经非常方便舒适,都是标准间,有热水,独立卫生间、电视,屋外的空地是篝火晚会的地方,因为现在是淡季,人不多,所有没有安排。


早上为我们准备美味的酥油茶。


精美的铜壶,装着酥油茶和青稞酒。


丰富的早餐,酥油茶、新鲜的牛奶、青稞饼、泡菜、鸡蛋、稀饭、……

顺便说一下,虽然这里开发的较早,但是民风却出奇的好,

我们每人包住和早晚餐才60元,保生大叔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我们,

我们还没到就准备好了水果,随便吃,晚餐也很丰富,本来早饭只有牛奶,因为我爱喝酥油茶,他还专门让家人打了一壶。

虽然旅游开发了,但他们平时还是种地,养猪,从事农业为主,

在村里逛也没有看到买纪念品的小店,连小卖店也没找到一家,感觉原滋原味

好像这里的藏民依然过着自己的生活,只不多把游客都当客人罢了,

本以为这里是刚刚开发的,不曾想向导说93年就已经是景区了,看来民风保持如此只好确实不易。



晨起的鸟儿

早上起来,一个人跑到村里转转,路上竟然没有碰到一个人?

安静的小村子。


















保生大叔向我们介绍他的五个孙女,长的都非常漂亮,可惜我们去的时候不是周末,几个小姑娘早起上学期了。她们下山要走半个小时,上山要一个小时。






出了甲居到河对岸看梭坡碉楼,由于去碉楼的桥现在不能同车了,徒步要一个半小时,考虑到下午还要去四姑娘山,所以打消了近观的念头。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全县现存古碉数量种类之多、建筑之奇,堪称全国之最,世界罕见。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尤以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顶三处的古石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
  据史书记载,丹巴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一个多部落的民族长期生存繁衍于此。遍布于丹巴境内的古碉便是这里世居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
  碉楼远在汉代就开始在羌族地区发展盛行,至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在南北朝时期,丹巴就已经碉楼林立到五代以后,碉楼建筑技术就已经成熟。丹巴碉楼现有260座,据说全盛时有近万座之多,这没有大量的人力、财力是无法完成的。


碉楼与战争密切相关。丹巴的高碉大概可以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尤以家碉、寨碉为多。还有用来求福保平安的风水碉, 用于避邪祛祟的伏魔碉。修建在屋后的高碉与居住的楼房紧紧相连.属于家用碉。家碉较为矮小,一般用作贮藏室,御防匪盗,遇有战事,亦可防御;寨碉则是保护村寨、部落和地区的战争工具。与城栅的功用相类似。又比城栅更灵活;要隘碉建筑在要隘险道上,有许多则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用于防御阻止敌入的进攻,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固工事;烽火碉则用于传递战争信息,也同时具有其他高碉的作战功能。
  高碉居高临下,俯视敌人,远则箭射枪击,近则滚木擂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敌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坚碉之中,以逸待劳,以守待攻,侍机而动。
  丹巴的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别,性别是通过木梁的位置来区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0: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离开丹巴,在小金吃了午饭前往四姑娘山。

因为这里海拔不是太高,还能看到一点层林尽染的影子。



路上会碰到几处革命遗迹

猛固桥

猛固桥地处要冲,地势险要,易手守难攻,从西北往东南流淌的抚边河与从东向西奔腾的沃日河在此交会,融入小金川奔腾西去。

这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就在这里与敌军展开了激烈而悲壮的战斗,我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的将士英勇顽强,骁勇善战,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守军严密封锁,率先抢占了这一战略要地,为迎接中央红军顺利进驻小金县城彻底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到达四姑娘山双桥沟,现在淡季,据说我们是三天来第一批客人,但是景区还是按规定给我门配了一台车和讲解。小讲解员抱着一桶泡面跑过来,竟然还没吃早饭。


进沟,很有形的沙棘树,这是高原独有的一种植物,黄黄的是沙棘果,是水果中含有VC最多的,不过直接吃太酸了。







布达拉山,一座像布达拉宫的山,景区专门保留了这一块地震遗址。





野人锋,左面的山峰像个野人头,看得出来吗?

沙棘树下清清的小河流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5: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了长坪沟来到日隆镇,这里原来是四姑娘山游览的大本营,因为地震,加上路不通,这里现在显得很萧条,走在大街上就我们几个人,宾馆都不开门。



日隆大名顶顶的三嫂家



三嫂,
三嫂的丈夫2005年元月,带两名北京的新婚夫妇攀骆驼峰时和新郎一起遭遇雪崩而遇难。现整个客栈是由三嫂一人支撑。现在去日隆的驴友都住三嫂家,以示支持。



这时二嫂,在给猪准备伙食。



在二嫂家住了一晚,开始海子沟徒步,这是四姑娘山的老四。



从右至左依次是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卫峰、四姑娘。



山脊上的一片草甸子,回望四姑娘。

四姑娘山被当地藏民崇敬为神山。相传为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保护她们心爱的大熊猫,同凶猛的金钱豹作英勇斗争,最后变成了四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即四姑娘山。它由海拔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的四座毗连的山峰组成,坐落在横断山脉的东北部,耶蛛山脉的中段,四川省小金县和汉川县的交界处主峰么妹峰,海拔6250米,位于东经102.90°,北纬31.1°,是邛徕山的最高峰,山峰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由于大自然常年的风化剥蚀,使山体十分陡峻,刃脊上多悬崖峭壁。主峰南坡飞挂数条冰川,冰川舌直指山脚。西坡和北坡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数百米高的陡岩,然而,陡岩之下则是绿草,森林繁茂,谷溪清澈的高山植被带。四姑娘山地处川西高原向东急速过渡到成都平原的交接带。自中生代以采,以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为主,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区内招皱强烈,山体抢升,地层变质,老断裂复活,河流下切。这一切内外力的作用,造成了四姑娘山岭谷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特征。



主峰么妹峰,海拔6250米



高山草甸







我的马匹和马夫,海子沟徒步来回八个小时,基本上一般徒步,一半骑马。

虽然徒步到海螺沟的线路基本上是沿着半山腰的路,较少上下坡,但是海拔高走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



路上的景点示意牌



还是高山沙棘,非常漂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5: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达海子,不过冬天的景色确实不怎么样,我给向导建议冬季就不要徒步进来了,性价比不高,
据说夏天海子里还有一种没有鳞片的裸鳞鱼,可以在海子边扎营,烤鱼吃。



休息一下,吃午饭了。



成都带来的面包发生了高原反应。



无意闯入的一头小牦牛傻傻的看着我们。

哦,应该是我们 闯入了他的世界。



原木搭建的木桥,走在上面木头来回的滚,很有意思。



河谷中的草甸,这里看到了三只小野猪在奔跑,可惜晚了点,没拍到



下山,再看一眼美丽的幺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6: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继续,海子沟下来,回到二嫂家,看到一锅烘土豆,拿起来就吃,又累又饿,那个香啊。
后来才知道,那是喂猪的。
不过味道确实不错。


告别二嫂,开始翻越巴郎山,海拔高,路已结冰。


站在垭口望下去,山路曲折。这是此行海拔最高的地方,4523米。


垭口的界碑显示,我们已经进入汶川界,离震中不远了。


翻过垭口,全车人都叫了起来-云海,幸运的我们看到了云海。


站在山巅观云海的感觉简直太好了。






继续

穿过云海,一路好似雾凇奇观。



山谷中,雄鹰在盘旋。



在我们头顶若无其事的掠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6: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下到谷底,进入卧龙,地震的创伤历历在目。


垮塌的山体好似要将山谷掩没。



路上随处可见地震的残迹。










到达映秀,部分房屋已被作为地址遗址保护了起来。



重建小吃店。


铁军集贸市场。


灾区的生活已经渐渐步入正轨,据说一万六千多的映秀镇只剩下了二千多人。


板房上飘扬的各式旗帜让人振奋。


灾区的希望




广州援建的映秀小学。




旋口中学


宿舍楼


曾经宿舍内的欢声笑语是否依然?


满目苍夷





这里曾经有过多少欢笑,又有多少眼泪洒落。



曾经的教室,曾经的书本,曾经的考试题,曾经的一切一切,如今是否依然?



当初的课程表如今是否不在需要?

曾经的同学是否只能在名单上相聚?



当原本如此亲切的教室倒下时,你是否在那里……



谁曾想,原本是你梦想起飞的地方,如今却连你的肉体一起掩没。



在映秀吃过午饭,返回成都,路上依然让人震惊。





天冷心不凉,全国人民的热心在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



离开映秀,祝福映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因为时间所限,成都只有半天时间,没有充分体验这个休闲城市的魅力。

5日晚到成都,吃了火锅,不过现在四川本地火锅基本都被重庆火锅打败了,满大街都是重庆火锅。
晚上去成都有名的锦里走了走。
锦里犹如我们的山塘街,现代元素包装下的古街,各色小吃、艺人俱全,



皮影背后的奥秘



成都的小吃非常多



展示手艺的老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6: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院,香火比较旺的寺院


文殊院内的茶园,

约上三五知己,喝喝茶、打打牌

所以茶园也是最能体现成都休闲的一个地方



宽巷子、窄巷子。
其实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只不过是因为旧时住宽窄巷子里人的地位不同罢了。

宽巷子是成都 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



现在宽窄巷子被包装的很有小资情调。




喧嚣其外,静逸其内







踏上返程的飞机,告别七天的川西之行。

旅途中收获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体验,是思考。

路在脚下,心在远方。

上片结束,与大家共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